第一部分:明确问题
授课形式: 讲师讲授、故事、视频、学员研讨
1. 目标和现状的差异
2. 问题和问题点
3. 问题的分类
4. 解决问题的五个原则
视频:描述问题
第二部分:分析问题的工具方法
授课形式:讲授工具,案例研讨
运用KT法分析问题
What 什么 | 有问题的对象是什么? 具体问题是什么? |
Where 地点 | 被观察到在哪里有问题(地理位置) 问题在对象的什么位置? |
When 何时 | 有问题的对象什么时候首次被发现(时间)? 在对象的运作周期,历史或运输,问题什么时候首次被发现的? |
Extent 程度 | 有多少对象表现出来问题? 单独一个问题规模有多大? 单个对象有多少问题? 问题的趋势是什么? |
第三部分:运用团队共创法针对原因提出对策
授课形式:实例操作,掌握工具
本阶段,老师将带领学员就实际工作中真实的课题; 采取个人独立思考,和团队研讨决策的方式,引导学员透过与同事深入讨论掌握解决问题之道
1. 针对原因,设定解决问题的有效目标
2. 提出实现目标需要考虑的具体对策
3. 将各种对策归类,并提炼核心思想
4. 团队共同决策找出影响目标实现的关键对策
第四部分:基于有效对策的12个创新方法
授课形式:讲授方法,案例分析
解决问题是工作的灵魂,但解决问题绝不是毫无章法、天马行空。认知解决问题的障碍和学习解决问题的十二大方法,把解决问题的意识通过行为习惯形成潜意识,从而形成直觉和灵感或者超感和超意识,并最终形成一个个不断发展的相对的解决问题的体系——人人都可以。使用科学的方法将各种有关信息进行探索、加工、有机组合和应用的过程。解决问题的灵感产生于系统思考、有准备的大脑。
1、解决问题的价值曲线
l 创造性解决问题的三要素
1)新颖
2)价值
3)可行
l 解决问题的两个方向:价值和成本
l 四个基本问题
1)提升
2)要素
3)排除
4)减少
2、解决问题的十二大方法
1)加一加 2)减一减
3)扩一扩 4)变一变
5)改一改 6)缩一缩
7)联一联 8)学一学
9)代一代 10)搬一搬
11)反一反 12)定一定
第五部分:制订有效的行动计划
1. 运用盈利矩阵选择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法
2. 运用ARRA法则,形成有效的工作计划
第六部分:Q&A
评论
共0条